五年前,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国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五年来,发展变革的态势在社会所有的领域全方位铺开。十九大报告中,习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可以说,这五年成功为我国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历史跳跃疏通了经络。
从世界大局上看,这五年,我国已经从全球关系网中的“接入者”转变为“组网者”;在治理体系方面,实现了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系统优化升级”;在发展方式上,从传统动能拉动到新动能驱动的“跃迁式”转换;在空间格局上,出现了从人口迁移到本地崛起的布局转型趋势;在人民生活上,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已发生从内涵到目标的质变。
借用物理学中的“相变”概念分析,以上出现的这些变化都可以看成是我国从一种“相”到另一种“相”的“质化”改变。通过对这五年的中国加以考察,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五年的历史意义可以用“相变期”来归纳,它使得中国走上了新时期的“高架路”。在本篇文章中,将通过具有逻辑顺序的五个维度对这五年的“中国相变”进行阐释。
首先,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有何变化,只有把历史的“纵坐标”和世界的“横坐标”建立起来,才会形成考察“中国”的尺度。在全球治理层面,2014年11月份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2016年9月份的杭州G20峰会、2017年5月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9月份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四次中国的“主场外交”,像四个台阶,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先逐步扩大、再有序深化合作的过程。在全球经济发展层面,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已与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相互连通、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在全球版图中,五年前,大西洋两岸区域作为全球经济网络中唯一的“服务器”,世界别的地方都需要先与之发生经济联系,才能“接入”到全球;近五年,随着在全球经济网络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中国发展成为新崛起的“服务器”,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从“单服务器”到“双服务器”的转变,堪称“大相变”。中国的世界地位变化,是五年来世界发生的最大变化,也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中国自身治理体系有何变化。这五年,通过党建、反腐、军改等一系列大幅度的“优化”工作,减少冗余、增加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中国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长治久安的基础。
第三,中国的发展方式有何变化。近五年,通过创新,发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成为撬动中国动能转化的核心理念。在此,可以借用量子力学中“跃迁”的概念来表述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跃迁”是指量子力学体系状态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五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进行着从传统轨道到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正如量子力学中电子从低能态轨道向高能态轨道的跃迁。
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进一步转变,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技术进步成为主要流行趋势。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引领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互联网时代,经济“去中心化”的特点一天比一天突出,直销、去渠道化的方式使每个用户都成为经济活动的一个中心点。同时,促进了共享行为的增加,慢慢的变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提供或享受商品和服务,信息、资源、商品和服务得以更自由的流动,经济生态表现出了更为强大的发展活力。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使互联网金融深入发展,金融效率大幅度的提升,推动了消费模式转型和经济发展。
第四,中国的空间格局有何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地理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区域发展呈现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由不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的良好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与原有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空间布局“短板”正在补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部省份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于2013年开行中欧班列。中部地区六省分头突围、多极崛起的路径更加清晰。东北地区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向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全国重要经济支撑带的目标迈进。
第五,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何变化。随国家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越来越文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这五年,经济的稳步发展、收入的平稳增长、消费的多元提升、人民生活的提质升级,为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门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蓄了长足的能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收入水平上,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2012年时中国人均收入4270美元,刚刚超过“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阶段,而2016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8260美元,已经向“高收入国家”大幅靠近。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和乡村居民之间的收入鸿沟正在填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提升也不可以小看。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着提升幸福感的方向升级,新兴消费如旅游、健康、养老、文化教育、智能家居等需求大量释放。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意识在人们思维意识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这几年,我国绿色支付发展迅速,中国在非现金支付领域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蚂蚁森林”公益应用、专题绿色金融债券等绿色金融理财产品让大众支持绿色环保项目的渠道增多,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不断升级。
中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有着传承与演进的“文明型国家”。因此,不能仅仅以看待国家的量化指标来评价中国的发展,更要去观察国家成长中质的变化。这五年,从量化指标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从两位数的高增长阶段向中快速地增长的转换;但从质的变化看,却有着从全球体系中的参与者到引领者、从宏观拉动型增长到微观创新型增长、从偏重大城市的空间布局到中小城市崛起的空间布局、从追求物质型生活路径到精神物质并重型生活路径等多方面根本变化,从而为我国步入新时期的发展阶段铺就了更高、更通畅的“高架路”。
专家:中国长期资金市场对外开放将围绕投融资主体两方面展开
宏微科技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89% 光伏及电动汽车订单饱满增厚业绩
宁夏:引导中小企业对接长期资金市场 首次进入新三板、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将获奖励
2月份LPR出炉:1年期LPR维持不变 五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至3.95%
2月19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招商证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87.44亿元 同比增长8.35%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