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设备指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它是基于人体自然能力或环境能力,通过内置传感器、无线通信、集成芯片、多媒体技术等实现用户个人信息交互、人体健康监测、健康放松及生活娱乐等功能的智能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云存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不断融合创新的最佳载体,具有可穿戴性、可移动性、可持续性、可交互性以及简单操作性五大基本特征,各个特征的具体内涵如下表所示:
而从产品的性质来看,智能可穿戴设备大致上可以分为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群,通过运动监测、肌肉放松、康复理疗等方式实现用户的自我健康管理和健康情况改善,代表性产品有健康手表、可穿戴按摩仪、智能腕带等常见产品,以及智能服装、书包、鞋袜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而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疾病患者人群,为特定疾病患者人群提供监测防范和对慢性病患者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指导,代表性产品有血压计、血糖仪、血脂检测仪、可穿戴心率除颤器等。
可穿戴设备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研究者深入研究可穿戴计算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得到学术界、产业界广泛关注。2012 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了智能终端产业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发展主力。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慢慢地提高,健康意识越发强烈,健康观念逐渐从“有病才医”向“无病预防,有病干预、注重康复”转变。为迎合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慢慢的变多智能可穿戴设备加入健康功能,不仅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使得智能可穿戴设备种类更为丰富。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使用在于健康监测、康复护理等健康领域。
近年来,伴随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7 年的 25,974 元提升至2021 年的 35,128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7.8%。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及健康消费意识都随之提升,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消费有望同步增长。
在健康意识逐步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一直上升。2017-2021 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 1,451元提高至 2,115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9.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由 7.9%扩大至 8.8%。2020 年受疫情影响人均消费支出略有下滑,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未来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有望延续增长的态势。同时,消费升级促使消费需求从“刚需消费”向“生活质量”转变,消费者更加关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以改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慢慢地提高使得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职场人士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长期受到颈椎、腰椎及血液循环不畅等慢性病的困扰。据《2022 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 70 前、70 后、80 后、90 后、95 后、00 后这六个年龄段的人群里,95后健康自评分最低,00 后近一年健康困扰数量最多,中青年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品与服务贸易的日渐活跃,我国差旅群体规模持续扩张。以高铁为例,据国家铁路局统计,2021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6.12亿人,比上年增长18.5%。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7.74亿吨,比上年增长4.9%。职场人士在高频商旅过程中都会存在身体不适等现象,随着消费的人在长途旅程下对舒适性的需求提高,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呈现增长趋势。职场人士的工作属性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带来增量客群,适用于旅途和办公环境的可穿戴式理疗健康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商旅人群个人护理与健康保健的需求。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消费目的由患病后的医疗型消费向患病前的预防型消费转变,日常养生护理需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青年消费大数据》显示,健康养生成为 2020 年青年人消费前三名,占总消费比重的 26.11%。90 后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保健、按摩等健康相关消费持续增长。相较高客单价、受地域限制的定点消费模式,智能可穿戴产品兼具时尚美观与自助便携的优势,而产品技术的逐步提升将持续推动可穿戴设备的推广与普及。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病负担日益加深,人们健康意识持续提升,我国健康监测与管理市场需求也相应呈现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 2.6 亿人,占总人口 18.7%,十年来老年人口增长近 8,000 万,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与此同时,我国慢性病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趋势加深与慢性病的人口增加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发展契机,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产品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干预与预防疾病的发生,以此来实现自我日常健康监控及管理。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属于快速地发展的新兴起的产业,具有产品类目多、更新迭代快、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等特征,因而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一方面,部分知名消费电子企业和医疗设施企业积极开展产品布局,利用其庞大的资金实力、领先的渠道优势抢占市场;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利用价格上的优势、采取追随战略抢占市场,行业整体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所引发的重营销轻研发、盲目追随等现象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对行业内公司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项法律和法规都仍在逐步完善中,导致现阶段部分质量和性能欠佳的产品流入市场,该等产品影响了消费者心中的行业形象和对产品的信任。
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研制和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行业内部分欠缺创新动力与研发实力的企业通过模仿甚至抄袭有名的公司的产品做销售,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对该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对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成果的保护力度均存在逐步提升空间。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第6章2017-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市场规模体量分析
第10章2017-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